狗狗孕事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编辑:sqxzgg时间:2022-08-11来源:人人爱宠物网

火星异种我大概只看到排名TOP1的罗马人叛变的那里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,后续因为断更问题长时间没关注,所以记忆比较模糊。仅凭我的记忆来说,火星异种前期是具备相当吸引力的,首先反派的设定非常有创意,蟑螂强化后成为类人型,这在科学发展中是个经常提及的话题,作者把这个设定具象化了。昆虫如果进化到人类的体积而且保留自身能力会不会统治世界?以作者前半部的设定来看,是可以的。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很有野心,它即是一部生物百科,人类获取的能力全部来自昆虫或者各类稀有生物。而且漫画里给这些生物做了非常具体的介绍。其次,它批判了政治的阴暗和宣扬了反战思想。当战士们在火星上浴血奋战,地球上的政客缺心怀鬼胎。而且从作品的思路来看。蟑螂的进化也十有八九是人为实验的结果而非自然进化。业也许只是人类开发的生物武器而已。而战无不胜的主角,他的光环只来源于爱,这是多数日漫的传统设定。作者给每个人都设定了一个悲情的背景,给我的感觉她有一个宏大的设定。但是看到中国队的背叛还是令我略有不爽,虽然动机很值得同情,但还是脱不开抹黑中国的嫌疑。加上后期剧情逐渐乏味,所以没在看下去。总体来说前期算一部很不错的漫画,变身超人的设定虽然老套但是形式新颖,反派的不断进化的设定也营造了足够的悬念。但是作者要表达的想法太多了,环保、和平、大爱、政治阴谋,科学失控的后果,当下的热门主题它似乎都带住了,导致后期剧情不断反转,吸引力却反而下降了。我有种预感它会烂尾。最后提一下我最欢的人物:俄罗斯老爸,螳螂虾拳击手,白额高脚蛛棒球手。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,会不会进化成“怪物”?

这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,也是有一定意义的问题,因为到目前为止,人类都没有成功登陆火星(载人),所以拿“四害”之一的老鼠先去趟趟路,也是一件好事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。不过,想要送老鼠上火星并非易事,因此,我们下面就来探讨一下,送十万只老鼠上火星的可能性?以及它们到了火星会发生什么?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送十万只老鼠上火星的可能性?十万只老鼠想要上火星,必须要面对几个问题:寿命、繁殖、食物以及意外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。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我们先说可行性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目前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,登陆火星的都是无人的航天器,一旦载人,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飞行速度上都要比无人航天器要难和慢。而一只老鼠平均300克,十万只就是3000万克,也就是30000千克,整整60000斤的重量,相当于500个成年人。到现在为止,一个人都没有登上过火星,更不用说要载相当于500个成年人重量的老鼠上去了。所以,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,送十万只老鼠上火星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这个问题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。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老鼠寿命与飞行时间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普通的家鼠平均寿命在2年左右,而实验用的小白鼠平均寿命在18个月左右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。那么这个寿命能够支撑老鼠活着从地球到达火星吗?我们来计算一下,地球离火星的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因为星球都有其运行轨道,地球离火星最近的一次是发生在2017年8月27日,这一天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为5576万公里,同时科学家们认为这个距离也是六万年来地球离火星最近的一次,但是问题是仅限于这一天,随着时间的推移,地球离火星会越来越远,最远可以达到4亿公里。就目前来看,人类的探测器最快也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,而这是不载其他生物的前提下。从寿命以及时间上看,老鼠倒不会老死。

火星异种蟑螂吃什么:如何评价漫画《火星异种》?

第三是繁殖

老鼠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,就是因为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。首先,老鼠一年四季想生就生,没有固定的繁殖期,所以一只雌鼠一年就能生6-8胎,一胎能生4-7只小老鼠。其次,老鼠的妊娠期很短,平均只有21天左右,刚生下来的小老鼠平均3个月左右就性成熟,拥有繁殖能力,因此,一对老鼠如果正常繁殖,它们的后代也正常繁殖的话,一年就能剩下2000只左右的后代。按照从地球到火星的航行时间,10万只老鼠,假设雌雄各一半的话,在到达火星前,船舱里的老鼠就会从10万只变为2亿只。到时候,航天器都装不下了。

第四是食物

老鼠虽然不挑食,但是它们也需要食物,一只成年老鼠一天能够吃掉自身体重1/10的食物,也就是说10万只老鼠,一天消耗的粮食就要多达6000斤,而从地球飞往火星至少需要7个月,就要至少准备120万斤食物。这还没算上老鼠繁殖后膨胀的数量对食物的加倍需求。所以,人类的航天器显然也无法载如此的重量持续飞行。

第五:意外

老鼠是啮齿类动物,它们最让人讨厌的是什么都吃,连木头、电线也不放过,而如此多的老鼠在航天器中,它们难保不会啃咬线路,而一旦线路出现了问题,制氧设备停止或者控制温度的设备停止,这些老鼠会全军覆没。除了啃咬线路外,老鼠本就好斗,如此多的数量在一起,它们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战斗,死伤难免。而且在太空中航行,容错率本来就极低,更不用说是一群毫无控制能力的老鼠了。

综上,送10万只老鼠上火星,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是办不到的,而且即使办到了,老鼠们也很难成功到达火星。

假设老鼠们成功登陆火星,会发生什么?假如人类有了可以超重负载的航天器,而且航天器按照规定的路径没有任何偏差,也没有遇到任何意外,并且老鼠们也没有内斗,成功登陆了火星,它们也是无法存活的,更不用说什么变异成“怪物”了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
首先,我们来看一下环境。老鼠“大军们”经过了半年多的太空之旅到达了火星,航天器安全着陆,舱门打开,在里面憋了许久的老鼠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,它们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。但是,刚一出舱门,老鼠们就“飞”了起来,因为火星的重力为0.38G,远小于地球的重力。

这还没完,火星上的大气层稀薄,大气组成也与地球差异很大,不说别的,单说地球动物都赖以生存的氧气,火星上的氧气含量只有0.15%,比起地球上的21%,这里是根本无法呼吸的。只见“飘在空中”的老鼠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反应,这样大部分的老鼠慢慢地窒息,成为了太空“浮鼠”。

其次,还没出来的老鼠看到了自己同类的惨状,吓得赶紧关上了舱门(前提是知道按钮),之后,它们有两条路,一条粮食耗尽;饿死,一条是燃料耗尽,冻死。第一条很好理解,航天器上不可能有吃不完的食物,而第二条也很好理解,燃料是会消耗的,而之前半年多的航行早已经将燃料用得七七八八了,当燃料耗尽,舱里的温度与外界同步,而在火星上白天的温度与地球差不多(二十多摄氏度),但是到了晚上,零下50℃是常态,零下100℃也不是稀奇事,在如此低的温度下,老鼠必然会冻死。

总结将10万只老鼠送往火星,是目前无法实现的,而且就算能够实现,以老鼠的繁殖能力和破坏能力,它们也无法活着到达火星。即使它们活着到了火星,稀薄的氧气、昼夜温差超过100℃的环境下,老鼠也无法生存,更不用说什么变异成“怪物”了。